实验室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青联和团中央命名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行动教育基地”,团中央的“为了明天——全国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基地”,以及公安部的“全国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实验室通过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挖掘和培养高质量科学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提升全民科技文化创造活力,对增强科技与文化的交叉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结合学校教学科研特点,以及实验条件部机构的不断完善,实验室依托固定的兼职管理队伍,和以教师为主的志愿辅导教师队伍和研究生为主体的科普中心,形成了以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日等全民性科普活动与实验室专业科普日常开放活动相结合的科普教育机制,采用“基地开放”与“进社区、进课堂”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扩大科普教育面。
2024年,实验室继续利用现有宣传平台为依托,组织科研成果获奖和学术活动新闻采编和推送,同时在中国科大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大校友会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展示。推出消防云讲堂、人物专访等以直播和视频为载体的宣传新形式。组织和指导创作的科普作品在央视等主流媒体及腾讯视频、科普中国平台播放,对扩大实 验室公众开放和促进消防科普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挂靠于实验室的中国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积极组织开展全国性消防科普活动,包括消防科普云讲堂、“火凤凰杯”全国优秀消防科普工作者评选活动、消防安全知识网络大赛、线上消防安全体验馆等;通过官方网站“中国消防科普网”开展全国优秀消防科普作品评选、云展览等活动,激励和凝聚了一大批消防科普工作者和科普作品创作者,指导创作和遴选出 一批优秀的消防科普作品。为向消防工作者共享消防科普资源,向广大民众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4年12月,中央电视台与火灾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录制了《走进重点实验室 探访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题节目。雷佼教授就森林火灾中的火旋风、峡谷火灾发生机制,森林火灾预测及防治技术等进行了专题讲解,为普及我国火灾安全知识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4年,实验室经校外知名同行专家进行函评,以及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进行会议评审,从全国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交的开放课题申请书中优选18项给予支持,其中2项为开放课题重点项目。